濱海濕地守望者——紅樹林
◎? 閆興國
什么是紅樹林
紅樹林是由以紅樹植物為主體的常綠喬木或灌木組成的濕地木本植物群落,,它們生長在熱帶,、亞熱帶海岸潮間帶,或是靜風弱潮的溺谷灣,、河口灣和潟湖,,是陸地向海洋過渡的特殊生態(tài)系統(tǒng)。
紅樹林也被稱作“海岸衛(wèi)士”“海洋綠肺”,,它們面朝大海,,抵御潮波,化解風暴,,滋養(yǎng)漁業(yè),;背依陸地,吸收污染,,涵集營養(yǎng),,固土合淤,同時也依靠海潮漲落產(chǎn)生了富含有機質(zhì)的黏土,,成了魚,、蝦、蟹,、貝類生長繁殖的場所,。
漲潮時,它們部分被淹沒在海里,,所以又被稱為“海上森林”,。我國紅樹植物分布在廣東、廣西,、海南,、福建、浙江等省區(qū),。
為什么叫紅樹林,?
據(jù)說許多年前,馬來人在伐木作柴時發(fā)現(xiàn),,裸露的木材呈現(xiàn)紅色,,就連砍刀的刀口也變成紅色,于是利用木欖的樹皮提取紅色染料,,紅樹林就此得名,。
后來,人們發(fā)現(xiàn)這是由于紅樹植物富含“神奇”的單寧酸,,當樹干枝杈斷面裸露在空氣中,,就會迅速被氧化成紅色。
為什么紅樹林可以存活在富含鹽分的潮間帶?
有些紅樹通過主動提高根系的含鹽量,,利用反滲透壓原理淡化海水,過濾效率高達99%,,稱之拒鹽,;有些紅樹的過濾效率沒有那么高,便通過葉片特有的鹽腺將鹽排出體外,,水分蒸發(fā)后,,葉片上會析出白色鹽晶,,稱之泌鹽;還有一些則是儲鹽,將鹽儲存在某些葉片的液泡中,,達到一定量時就使這些葉片脫落。
以上三種方式共同組成了紅樹植物的“生存法寶”,,使得它們即便在高鹽的潮間帶也可以茁壯成長,。
廣西北侖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 畢貞國 攝
紅樹林如何繁衍生息?
大多數(shù)植物的種子只有在脫離母體后埋入土中才會生根發(fā)芽,,而紅樹林則不然,。它們的種子不是埋在淤泥灘下生根發(fā)芽,而是在母體里就開始萌芽,,長成一株株棒狀幼苗吊在樹上,,等到發(fā)育成熟后,才從樹上掉下來,,墜入淤泥中,,幼苗根端重、葉端輕的特性能確保垂直落地而不會“倒栽蔥”,,然后頂段發(fā)出新芽,,底端扎下根來,一棵棵紅樹苗就開始生長了,。
紅樹林的根為什么會露出地面,?
為了防止海浪沖擊和呼吸到足夠的氧氣,紅樹植物部分根會露出地面,,它們露出的巨大根系縱橫交織,,延展面積甚至比樹冠還要大十余倍,是世界上根冠比最大的植物,。它們的根分為支柱根,、板狀根和呼吸根等,靠近地表耐淤埋的表面根,、懸吊半空的氣生根和長有呼吸孔突出地面的呼吸根,,都具有獲取更多氧氣的功能,而提供機械支持的板狀根和支柱根,是處在最前端的紅樹物種應對海浪風暴時巋然不動的巨大助力,。
紅樹林有什么作用,?
生態(tài)效益:紅樹林是最富有生物多樣性、生產(chǎn)力最高的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之一,,紅樹林生長茂密的地方一般都有著豐富的漁業(yè)資源,。紅樹林中豐富的魚類,吸引著活動于此的鳥類前來覓食,;紅樹林下的底棲動物也非常豐富,,吸引了鷺類、鷸類等潛藏其中,;紅樹林上層,,枝繁葉茂,很多種類的紅樹一年四季開花,,招引了大量的昆蟲,,為太陽鳥、啄花鳥,、繡眼瞪林鳥等提供食物,;傍晚歸巢的鷺鳥、椋鳥多喜歡在紅樹林里休息,。
海岸衛(wèi)士:紅樹林的另一重要功能則是可以防風消浪,、促淤保灘、固岸護堤,、凈化海水和空氣,。它們盤根錯節(jié)的發(fā)達根系能有效地滯留陸地來沙,減少近岸海域的含沙量,,茂密高大的枝體宛如一道道綠色長城,,有效抵御風浪襲擊。
醫(yī)藥價值:在紅樹林大家族中,,一些紅樹品種的果實可以入藥,。例如,紅樹樹皮入藥,,可治肺虛久咳,;角果木樹皮搗碎可以止血、收斂,、通便和治療惡瘡,,種子榨油可以止癢;欖李的葉片提取物具有較強的抗菌活性,,可用于治療鵝瘡,、濕疹和皮膚瘙癢等;老鼠簕的根可藥用,用于治療淋巴結腫大,、急慢性肝炎,、肝脾腫大等癥狀。
如果沒有紅樹林地球會怎樣,?
如果沒有了紅樹林,,熱帶和亞熱帶沿海地區(qū)將缺少天然屏障,熱帶風暴過后將會一片狼藉,;魚蝦蟹貝將失去它們的家園,部分近海漁場將會荒廢,;海鳥只能徒勞飛過,,毫無留戀;庇護,、美景,、生機都將不復存在……
或許你會覺得紅樹林這么蓬勃,哪有那么容易就消失??!
但事實是,全世界紅樹林面積約1500萬公頃,,而我國紅樹林面積僅占全球的0.2%,,是最容易受到威脅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之一。過去的60年,,我國紅樹林面積已減少超過70%,。
圍海造田、圍塘養(yǎng)殖,、城市建設,、過度捕撈和采集、外來生物入侵等都是破壞紅樹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因素,,而這一切的元兇就是人類活動,。所幸人們已經(jīng)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開始建設紅樹林保護區(qū),,制定相關政策和法律,,采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管理,對天然紅樹林進行保護和修復,。
希望幾十年甚至幾百年之后,,我們漫步到陸地盡頭,仍能看到濕地守望者為我們保衛(wèi)家園,。
(作者單位:中國地質(zhì)調(diào)查局煙臺海岸帶地質(zhì)調(diào)查中心)
評論
已有條評論